谷歌CEO要求员工 多花2至4小时跟Bard聊天

(山景城16日讯)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执行员皮查伊(Sundar Pichai)促请雇员,本周花多些时间测试谷歌推出的AI聊天机械人Bard。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导,皮查伊当地时间周三向员工发送一份内部备忘录,内容要求他们需花费2至4小时与自家聊天机器人Bard对话,以改善Bard功能。皮查伊在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写道:“我们想在以下方面寻求您的帮助,一起对Bard进行压力测试,让产品更好。若你们每人都花2至4小时的时间以更深入的方式做出贡献,我将不胜感激。”他并补充说,下周将发出更详细的指示。 “更成功的产品仍未公开”。面对外界批评谷歌落后于微软ChatGPT的同类产品,皮查伊说:“我们有部分更成功的产品仍未向外界公开。”他指出,这些产品潜力惊人,可解决用户多方面需要。报导指出,谷歌周二已经开始针对Bard进行内部测试,计划名为“dogfooding”。皮查伊表示,公司已经有数千名内外部测试人员与Bard进行交流。 皮查伊表示,为确保Bard做好准备,内外部可信人员的测试与反馈是改进Bard的重要一环。“我们经常征求谷歌员工的意见,以帮助改进我们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内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谷歌目前在全球仍有超过17万名员工,目前不确定是否全球员工都有收到这样的要求。有评论指,皮查伊没有全力推动AI聊天机械人发展,令到谷歌落后于微软同类产品。

NFT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到国外有个12岁男孩儿怎样靠出售自己的表情包儿,在一个暑假期间就赚了35万美金的故事。从这个比特币以后,又一个区块链打开了财富密码,整个财商界掀起了万物皆可NFT的口号。刚才说这个国外12岁的小男孩儿就依靠出售自己的表情包儿,一个假期就赚了35万美金,这个就是NFT的魅力。 NFT是什么? 其实这个事儿,大家全民都可参与,那么什么是NFT呢?NFT可以理解为不可替代货币,就相当于一张不可替代的通行证儿。通过这种形式,万事万物都可以变成唯一的一串数字,这个就是所谓的万物皆可NFT。嘉实德在2021年3月举办了全球性的数位艺术裁判,这个是全世界首例这种形式的拍卖,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美国一位民民间艺术家,上传了一张数位艺术创作作品,最后他这个拍卖价格以6900万美元被一位土豪拍出。 那么这个数为艺术创作是什么概念呢?比如说梵高的这个油画很抽象,但是之前呢?你家的这个宠物也可以创作一幅独一无二的画。作为这个表情包儿,作为插画儿,或者是一段声音,一个短片儿,其它任何只要是你自己的创意作品,都能以NFT的形式出售,这个就是艺术创作。创作者,必须是通过区块链上面的平台来铸造个人作品的价值。 智能合约说白了就是证明这件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是如何证明的?就涉及到了区块链儿的理念。比如,你拍摄了一组照片儿,这张照片儿上传以后被保存在很多个电脑里边儿,也就叫做分类式账户。NFT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学,主要是有创作者和平台、智能合约、还有无数节点,还有最后是买家,这五大部分组成。 怎样从NFT创作中赚到钱? 关于NFT在NBA球员卡这些发行当中已经是相当成成熟了,在其它各领域目前也导入了区块链,那么我们普通人如何参与到NFT的发行、购买、和收藏呢?有这么几个条件,第一个你要有一个虚拟货币的钱包儿,这个在网上申请就可以。第二个,你要了解深入到中心化交易所,第三个,你要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发行NFT平台。第四个,你一定要懂得营销宣传。 总而言之,目前这个NFT很火,身边儿有很多艺术圈儿的人都是靠这个达到了一夜暴富的这个目的。对于咱们大部分群众来说,都是几乎传花的游戏,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还是如何吸引别人去购买这个东西,这个相信都是每一个艺术品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如果你要是名人,卖一张画儿就可以卖出很高的价钱,如何能成为名人?这个是重点,而且呢,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所以这个东西火了必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普通人要完成这个收益,还要学习的东西差很多。

芯片公司涨薪抢人!猎头:有人跳槽薪酬翻倍,设计岗年薪达120万

“缺芯潮”持续,各行业对芯片的需求,转化为对芯片人才的需求,正形成一股芯片行业的涨薪潮。“芯片行业整体都很缺人,尤其是芯片设计,我们经手的很多芯片设计工程师和验证工程师年薪在60万~120万元,属于团队中坚力量。”5月7日,猎头机构MatchOffer芯片行业资深猎头Devin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时代周报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85只A股半导体产业概念股中,以应付职工薪酬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本期减少额”计算,2021年有64家公司员工平均薪酬同比增长。其中,8家平均薪资涨幅超5万元,寒武纪(688256.SH)平均薪酬上涨12.16万元,北京君正(300223.SZ)平均薪资上涨10.46万元。 据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瀚德发布的《2022人才趋势报告》,预计2022年各行业中,领跑跳槽薪水涨幅榜的职位是智能汽车芯片和先进半导体芯片研发,薪资涨幅超50%,芯片行业跳槽涨薪幅度超过新能源、医疗与大健康行业。“从设计制造到封测,芯片产业各环节都有人才缺口,其中最缺的是接触过先进设备、从事过先进芯片设计和生产的高端人才。以往半导体公司薪资待遇长期偏低,核心人才容易流失,高校芯片专业偏冷门,多重因素导致人才供应不足。如今电动车、3C产品对芯片的需求扩大,导致芯片产能和人才需求增加。“5月7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薪资普涨背后,除芯片设计公司吸纳更多人才,不少科技企业也开始自研芯片,推高芯片人才需求。2021年至今,上市芯片公司持续扩招人员,给予丰厚报酬。时代周报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1年85只A股半导体产业概念股中,有44家公司平均薪酬上涨超1万元。其中,寒武纪、汇顶科技(603160.SH)和北京君正平均薪酬上涨超10万元,兆易创新(603986.SH)、中微公司(688012.SH)和康拓红外(300455.SZ)上涨超7万元。以上薪酬还不包括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股权激励等。 虽然其中也有21家企业2021年平均薪资减少,但或与员工数量急剧增加有关,核心研发人员薪酬仍呈现稳定或增长状态。如果单看与研发人员薪酬更直接相关的研发费用,21家企业绝大多数保持20%以上增长。从半导体产业链各细分环节看,芯片设计公司站在薪酬制高点。上述85家半导体公司中,多数封装、材料、测试、电子器件和设备厂商员工薪资相对较低,2021年员工薪酬普遍在6万~20万元。32家2021年平均薪酬超20万元的半导体企业中,超7成主营业务为芯片设计,芯原股份、汇顶科技、澜起科技和寒武纪,2021年平均薪酬分别达到53.13万元、48.98万元、48.65万元和45.74万元。 与芯片设计相关的岗位,薪资尤为可观。时代周报记者在BOSS直聘、猎聘等求职平台看到,不少要求硕士学历、有工作经验的芯片IC设计岗位月薪在3万~8万元;不少要求硕士学历的芯片验证岗位月薪在3万~9万元;能担当芯片IC设计或芯片验证专家岗位的月薪多在5万元以上;负责人岗位月薪甚至达到21万元。 “就接触到的情况,普通岗位跳槽薪资涨幅在10%左右,若有非常合适的岗位、进入新团队后能针对性解决问题,薪资涨幅会在50%以上,还有不少人薪资翻倍。”Devin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芯片行业涨薪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行业芯片需求的攀升。不仅芯片企业需要人才,许多科技企业开始自研芯片,也推高了芯片人才需求量。 “以往国内企业没有很重视芯片赛道,直到发现芯片技术被‘卡脖子’才重视起来。同时,近年自动驾驶、3C电子产品、智能家电等领域对芯片产生很大需求,出现很多细分赛道的芯片设计创业团队。”Devin表示。2021年,多家上市芯片设计厂商对研发人员进行扩招。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A股以芯片设计为主业的企业在20家左右,其中不少于12家去年增加了20%以上的研发人员。其中,寒武纪研发人员1213人,同比增加235人;韦尔股份研发人员1947人,同比增加303人;卓胜微研发人员457人,同比增加255人。 薪资之外,不少芯片设计公司还拿出股权等激励方案吸引人才。寒武纪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公司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641名符合授予条件的激励对象授予720万股限制性股票。相较前一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覆盖面更广、激励股份数量更充足。今年1月,芯原股份宣布向1099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343万股,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业务骨干人员;今年4月,汇顶科技向515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93.58万份。 2021年至今,多家科技企业加快自研芯片进程,对芯片设计人才需求也相应增大。2021年,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推出其首个通用服务器芯片“倚天710”。同年,腾讯公布3款自研芯片,包括针对AI计算的“紫霄”、基于视频处理需求的“沧海”、基于高性能网络需求的“玄灵”。卷入芯片自研潮的还包括手机行业,vivo于2021年9月发布首款自研ISP芯片V1,OPPO于同年发布首款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X。时代周报从OPPO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基于自研芯片需求,OPPO在5月初启动了2022年校园和社会招聘计划,计划招聘技术研发岗位超2000人,其中便包括芯片研发岗。 多个主流招聘平台显示,招聘芯片设计相关岗位的公司不仅包括半导体企业,还包括蔚来、小米、商汤科技、大疆等科技企业。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预计2023年前后,集成电路行业将存在20多万人才缺口。据Devin观察,当前芯片行业涨薪、扩招更多是“内卷”,即在国内挖掘既有芯片人才,外资背景芯片公司是挖成熟从业者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校毕业生目前只能作为人才补充。部分企业会从外企挖掘高管,用于促进融资、提高研发能力,客观需求不大。国内芯片企业更需要的中坚技术人才则很难从国外大量引进。因此,人才缺口短时间内难弥补,行业目前高薪抢人则可能存在泡沫。 高素质人才不足,企业抢人激烈,还使得高素质人才拥有更多选择和更强议价能力。部分芯片公司虽已提高薪资待遇,仍面临核心技术人才流失。时代周报记者据财报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7日,至少有5家芯片企业在过去一年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1年前,寒武纪、中芯国际和聚辰股份核心技术人员数量分别为4名、5名、6名,过去一年3家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均减少1名。芯原股份则在流失1名核心技术人员后重新认定1名补位。华润微核心有3名技术人员离任。 部分核心技术人员甚至放弃了激励股权选择离职。今年3月,寒武纪宣布核心技术人员梁军因与公司存在分歧而离职。因离职,梁军此前获授的8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再归属、作废失效。2021年7月,中芯国际宣布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因个人原因离职。因离职,其获授的16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再归属。“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有些是被猎头挖走了。此前芯片行业每年薪资涨幅不高,即便叠加期权等激励,部分公司至今薪资吸引力仍一般。现在芯片行业招聘逐渐火爆,有公司高薪挖人,一些从业人员手握7、8个offer。他们跳槽既会考虑薪资,又会考虑发展方向。” Devin称。 要满足芯片企业用人需求,不仅需要企业提高薪资吸引人才,还需等待行业逐渐成熟,有能力培养并稳定人才。张孝荣表示,解决芯片行业缺人问题,还是需要市场发挥作用,逐渐调整。“市场对芯片是刚性需求,相应对芯片人才也会保持较大需求。未来,要等待企业成长、逐渐培养人才,也要等待高校输出高质量毕业生。”Devin称。

攻克7nm芯片,90%的芯片供应就不受限制了

目前在芯片生产制造领域,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企业就只能是三星半导体和台积电了,这也是当下仅有的两个可以生产制造7nm以下制程芯片的企业。三星和台积电也都放出过消息,要在2022年的下半年争取量产3nm的芯片;而且,三星半导体更是宣称要在2023年年底前实现采用GAA工艺的3nm芯片的量产,很有底气。 近日,台积电也对外宣称,其3nm的芯片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实现量产,而且也要争取在2025年实现2nm芯片的量产,信心十足。那么,我们国内芯片的生产制造是个什么情况呢?追也追了,赶也赶了,到现在有没有达到预期呢?我们不用盲目乐观,也不用过度悲观。其实,现在国内的芯片制造企业已经掌握并实现了14nm等以上制程芯片的量产,而且就良品率方面,也敢于叫板国际大厂,甚至在28nm芯片的生产良率还有要隐隐领先的意思。 而且,更先进制程的芯片研发和生产进度方面,国内企业已经在小规模地量产N+1工艺的芯片,同时也在有序地推进N+2工艺的芯片。这两种工艺的芯片,可以对标台积电的7nm芯片,他们的逻辑面积非常的接近。在7nm芯片的推进方面,国内企业基本完成了研发阶段,正在进行小批量的试生产和验证改进工艺的阶段。7nm芯片可以看做一个分水岭了,跨过7nm则芯片生产制造技术将提升一个很大的台阶,关键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们卡脖子的问题。 因为,跟5nm、3nm芯片相比,7nm芯片虽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就实际情景的使用而言,攻下7nm芯片,90%以上领域的芯片生产供应基本就不受限制了。首先,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芯片销售额5559亿美元,销量1.15万亿,其中80%都是14nm以上制程的芯片,90%以上都是7nm以上制程的芯片。参考台积电的实例,他的营收中7nm以上制程的就占据了80%以上。这充分说明了当下7nm及以上制程的芯片需求还是绝对的主力。 现在,也就高端手机制造等少数领域采用5nm制程的芯片,而其他领域,比如汽车、电脑、物联网、通信等广泛的领域,14nm的芯片就足以满足需求。所以,才有标题的说法,7nm工艺虽然不是现在最先进的工艺,但7nm及以上工艺的芯片却是市场需求的主体。攻下7nm芯片,则90%以上的芯片生产制造就不受限制了。攻下7nm芯片,基本就可以说能摆脱芯片对美国的依赖,实现去美化。 至于,高端手机等设备需要的5nm或更先进制程的芯片,也有曲线救国的方法。华为等企业现在也正在研发芯片堆叠的技术,而且也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封装技术。现实的例子就是,苹果已经采用芯片堆叠技术制造的M1 Ultra芯片,实现了性能的翻倍;先进的封装工艺也能实现7nm芯片提升40%的性能。即使暂时没有5nm芯片,利用7nm芯片的堆叠,也完全可以应付要求较高的场景需求。 另外,国内光源系统生产制造基地已经开始建设,采用193nm波长的ArF excimer laser光源技术的光刻机研发在稳步推进,相信不用多久国产化的DUV光刻机就会面世。在高纯度硅材料、ArF光刻胶等多个领域,国内企业也都实现了技术突破。期待国产7nm芯片,早日实现量产的一刻。

Proton三月销售额持续攀升 比二月增加41.2%

在今年第一季经历过水灾影响本地供应商、物流中断、晶片短缺等问题下,Proton在2022年首3个月的整体销售额受到打击,但情况逐渐获得改善。Proton刚公布今年3月份的业绩,国内市场和出口总额达到13,028辆新车,比上个月增加41.2%,预测市场份额为19%。对于第一季度销量大受打击,Proton认为起因是1月份受到水灾“后遗症”的影响,导致许多零件生产商和供应商暂停运作,而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可是其中一大因素。 不贵哦,品牌预计第二季度的销量相对会有所改善。Proton Saga在3月共出售了6422辆新车,是2013年11月以来最佳的成绩,使其成为A级轿车的销售冠军,也是同级市场3月份最畅销车款。Proton旗下其他车款也在3月份创下不错的销售记录,X70为2320辆、X50为1573辆,就连推出市场依旧的Exora也有536辆。不过Persona和Irzi则在激烈的竞争和零配件短缺下的影响,在各自的组别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名。

金昌:“黑科技”助力高速公路智慧养护 

开车行驶在G30连霍高速永山段,导航突然传来提示音:前方G30连霍高速永山段K2120+140处正在进行道路施工,请小心驾驶……这段来自高德地图APP里的提示,正来自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新应用的高速公路养护“黑科技”——一个位于作业区前方的锥桶里。这个小小的锥筒虽然外表和普通锥筒没有区别,但其顶灯中集成了北斗导航芯片与信号发射器,叫做“智慧锥桶”。 路况信息、事故路段的位置等信息,都会通过其顶部的信号发射器发送至高德地图APP导航系统上,司乘人员可以通过导航APP的语音提示,远距离预知前方道路施工、占道、封闭、管制等信息。如此一来,路况信息的发布效率与道路通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自公路养护“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后,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积极引进智能化、智慧化安全设施设备,主动探索“科技养护、智慧养护”新举措、新办法, 在养护作业区中加大各类“黑科技”的推广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市民创造了一个安全通畅舒适的出行环境。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技术员何发鹏告诉记者:“G30高速永山段车流量大、大货车多,养护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今智慧锥桶投入使用后,在离作业区2千米左右,导航系统便会进行语音提示。这样一来,强化了人、车、路之间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金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速公路养护所在日常养护工作中还投入了许多像“智慧锥桶”这样的“黑科技”,比如声光报警器、红外线防闯入报警系统、道路预警摇旗机器人等,提高了司乘人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对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闯入事故有一定的预警防范能力。

外媒曝光小米12 Ultra三大杀手锏,或全球首发骁龙8 Plus芯片

去年年底,小米发布了小米12和小米12 Pro这两款骁龙8手机,尽管销量口碑都还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两款手机都没有配备长焦镜头,拍得不够远。为了降低成本,小米12的屏幕更是由2K变成了1080P,让不少米粉感到失望。前段时间,Redmi K50系列发布,最低2399元就能买到搭载2K三星屏的Redmi K50,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K50和K50 Pro都用的是联发科芯片,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差异化,不对小米12系列的销量造成影响。 在过去两年,为了冲击高端市场,小米都发布了两款影像性能极其强悍的高端机型:小米10至尊纪念版和小米11 Ultra。相信今年也不会例外,小米12 Ultra很快就会和我们见面,作为今年的“天花板”之作,小米12 Ultra有望将“国产安卓机皇”的称号收入囊中。根据外媒透露的消息,小米12 Ultra的发布时间预计会在6月份,比小米11 Ultra的发布时间晚两个多月。小米12 Pro已经有了LTPO+2K屏,5000万三主摄,120W超级快充等不俗配置,似乎小米12 Ultra的升级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当然不是,根据外媒的爆料,小米12 Ultra还是有不少杀手锏的,具体说有三点。 其一就众所周知的影像系统升级,小米12 Ultra的目标,是把刚登顶Dxomark第一的荣耀Magic4至臻版拉下马。在手机摄像头市场,三星一直在和索尼争夺头名,去年的小米11 Ultra也用上了和三星联合研发的GN2主摄,有着1/1.12英寸超级大底。不过小米12 Ultra会放弃使用三星主摄,正如高端机全面放弃1亿像素摄像头一样。 小米12 Ultra会改用索尼为其定制的IMX8xx主摄,并且联合徕卡进行调教,这是一颗5000万像素超大底摄像头,极有可能超过三星GN2的1/1.12英寸感光单元。另外两颗镜头为4800万广角+4800万潜望长焦镜头,和小米11 Ultra一样,最高支持120倍变焦。小米11 Ultra的变焦虽然能拍得很远,但变焦体验并不是特别好,比如不够平顺,小米12 Ultra会重点改进这些问题。 外观上,小米12 Ultra的正面还是居中打孔屏,背部又进行了重新设计,砍掉了实用性不强、徒增成本的背部副屏,采用独树一帜的“奥利奥”三摄模组外观,辨识度极高。小米12 Ultra的第二个杀手锏是芯片,有望全球首发骁龙8 Plus芯片,也就是台积电4nm工艺的升级款骁龙8。小米12 Ultra延期两个月发布,就是为了等这颗芯片,不仅性能相比骁龙8有所提升,而且功耗大幅下降,天玑9000没那么香了。 第三个杀手锏,小米12 Ultra还将采用iQOO 9 Pro同款的超声波广域指纹识别,一次完成指纹录入,超大识别区域,有效改进了指纹识别的使用体验。其他配置上,2K分辨率LTPO OLED屏,120W有线+50W无线快充,这些就不用多说了,小米12 Ultra都会拉满。价格方面,小米12和小米12 Pro相比小米11系列小降300元,小米12 Ultra也极有可能“跟风”,从5999元降至5500-5600元左右,还是8+256G储存规格起步,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台积电4nm工艺的骁龙8 Plus芯片,更强大的影像系统,超声波广域指纹识别,这就是小米12 Ultra的三大杀手锏,所以这款手机还是挺值得期待的,你觉得呢?

买手机不能太抠,2022年最值得入手的4款手机,几乎零差评

很多人买手机的时候喜欢斤斤计较,在意那几百块钱的差价,但其实“一分钱一分货”,买手机不能太抠,千元机和旗舰机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所以买手机不能太抠,这4款手机目前最值得入,几乎零差评,快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一款?1、iPhone13 Pro。其实苹果手机也有不少小毛病,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安卓手机相比,苹果手机的小毛病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毕竟市面上的智能手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小问题,没有完美的存在,所以尽管苹果也有信号弱、屏幕发绿以及续航不给力等短板,但都是可以接受的,没有什么大毛病。 尤其在iPhone14系列配置曝光后,iPhone13 Pro才坐实了“十三香”的称号,毕竟iPhone14和iPhone14 Max将会继续沿用刘海屏和A15处理器,这样一对比,iPhone13 Pro也是A15处理器,也有120Hz高刷,但价格更便宜,为何不趁早入手iPhone13 Pro呢?早买早享受。 2、华为P50 Pro。丑话说在前头,华为P50 Pro是一款4G手机,不支持5G功能。但如果你也跟笔者一样,对于5G功能并不在意的话,华为P50 Pro依然是竞争力很强的一款旗舰机。这款手机搭载的是骁龙888处理器,延续了华为在影像方面的强势表现。 该机采用的是万象双环设计,且搭载超级主摄单元、超级变焦单元的双影像单元,前置100°超广角摄像头,无论是多人合影还是人与风景的自拍都能轻松搞定。另外,华为P50 Pro配备了一块6.6英寸的高刷屏,支持1440Hz高频PWM调光,且支持原色显示,色彩细腻,画面清晰,且更加护眼。这也是消费者体验鸿蒙系统的一个很好机会,4360mAh大电池以及66W快充也够用了。 3、小米MIX4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款全面屏手机,小米MIX4肯定是首选。该机的正面搭载的是一整块无挖孔的全面屏,采用了屏下摄像头的设计,所以小米MIX4的屏占比超高,视觉观感超震撼。无论是玩游戏还是追剧,都能够十分享受。这块6.67英寸的屏幕采用的是微曲面屏的设计,支持1080P分辨率,配备了120Hz高刷。机身采用了陶瓷材质,舒适、温润且高级。核心配置方面,小米MIX4搭载的是骁龙888+处理器,后置一亿像素主摄,并且内置4500mAh大电池,支持120W有线闪充以及50W无线快充。各方面表现都是顶尖的,但价格却有意外惊喜。 4、三星S22 Ultra。虽然三星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所剩无几,但作为“安卓机皇”的代表,三星智能手机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三星S22 Ultra这款手机的价格并不便宜,但贵有贵的价值。该机搭载的是全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配备了一块堪称“全球最顶级”的屏幕,没有之一。一点也不夸张,这块屏幕采用的是双曲面AMOLED设计,拥有2K分辨率和120Hz高刷。同时三星S22 Ultra还采用了后置四摄的设计,主摄拥有一亿像素,且内置5000mAh大电池,各方面表现都是“顶尖”水准。综上,如果你也想要入手旗舰机,苹果、华为、三星以及小米就是首选的四个品牌,对此,你怎么看呢?以上4款手机,你入手了哪一款呢?

智能表模式电池续航力长达4周! Garmin推出Instinct 2系列

大马佳明(Garmin Malaysia)宣布推出Instinct 2系列,并一口气推出6种款式,售价介于1630令吉至2330令吉。全新系列主打强大的电力,包括在智能表的模式下课提供长达4个星期的电池续航力,以及太阳能版本,切换至智能表模式时也提供无限电池续航力。具备两个尺寸选择:45mm以及40mm表圈。此外,Instinct 2系列与Garmin Connect IQ(CIQ)商店相容,让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应用程式、 WIDGET小工具、表面以及资料栏位等进一步个性化功能,包括水分补充追踪、Connect Leaderboard、月经周期和孕期追踪等健康与健身功能。设计上,突破了传统配色的束缚而创造出Instinct 2 Solar丶标准表款(非太阳能)丶Surf丶Tactical及Camo版适用的色彩设计,例如Deep Orchid丶Poppy及Neo Tropic。为了向坚固耐用的Instinct及Instinct Solar系列致敬,全新系列维持以美军标准810打造,不但耐热和耐撞击性能强,防水等级更达水下100公尺。与此同时,Instinct 2系列提供了3种搭载了专用功能的功能版智慧表: Surf版:专为水上运动量身打造,例如冲浪丶风帆冲浪和风筝冲浪等,内建了潮水WIDGET小工具,为表主提供最新海洋状态资料。表主可以掌握自己的活动详情,并在尔后用Surfline Sessions相容性检讨这些活动。Instinct 2及Instinct 2S(太阳能或非太限能)提供以知名冲浪海滩命名的Surf版智慧表。 Tactical版:深受军人喜爱的Instinct 2太阳能Tactical版水添加了专用战术功能,例如永久删除资料(Kill Switch)丶匿踪模式(Stealth Mode)丶夜视镜(Night Vision Goggle)相容丶双格式座标(Dual Format Position Coordinates)以及跳伞模式(Jumpmaster Activity)。颜色选择为Coyote Tan或Black。 Camo版:Graphite及Mist Camo让表主融入或突出自己的个人环境,无论是水泥森林或真实丛林。

经得起多项品质实验 HONOR X系列幕后制造视频曝光

HONOR已经官宣将在3月29日正式部分2022年第一波新品,其中主打X系列产品,包括:HONOR X9、HONOR X8、HONOR X7,同时更以“Lagi Tahan Lagi Best”(更耐、更好)作为标语,同时上载了一段幕后制造视频,揭晓手机的高品质!透过视频,可以看到HONOR X系列手机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多项品质实验,包括通过高达2000次的软压测试、800,000次触控屏测试,以及24小时不间断的盐雾耐腐蚀测试。 在性能方面,HONOR X9经过模拟使用3年后,老化率仅3.8%,36个月没有任何卡顿的问题。对HONOR而言,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就以4年前发布的HONOR 8X来说,至今仍还有5万名在网用户,足以证明HONOR耐用的品质所向披靡,而这项成就的背后是HONOR对极致品质的坚持,还有精益求精的追求,才能为消费者带来长久可靠的体验。 HONOR拥有超过600项质量标准,涵盖产品设计、开发、物料、制造等质量与消费者体验全方位的考核。 HONOR研发中心拥有先进且设备完善的品质实验室,如软件自动化测试中心、通信测试实验室、耐力实验室、相机实验室、音频实验室与天线实验室。至于测试的项目,则覆盖元器件和成片,包括超过20项法规检验、超过190项可靠性检验等,所检验的项目和频率皆领先业界,从而确保产品符合和满足业界最高和最严格的标准,提升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优质表现,为用户带来极致的使用体验。将品质贯穿于全系列产品DNA中 经过一年的重整和技术消化,HONOR品牌今年伊始便展现超强的实力。先是折叠屏手机HONOR Magic V在中国市场掀起抢购热潮,加价40%仍一机难求;接著在MWC大会上,HONOR Magic4系列又成为年度旗舰黑马,整体表现亮眼,让人刮目相看,有望今年跻身Top3高端品牌行列。究竟接下来HONOR还会有什么让人为之一亮的表现呢?敬请留意3月29日的“Ready to Go Beyond”的新品发布会。